-
市从延平区搬迁到建阳区那天起,整个闽北的格局都在发生微妙变化。
搬迁后的行政中心与延平隔着一百多公里,地图上看不过是拇指到食指的距离,却让延平人心里空落落的——毕竟这座承载着闽江千年航运历史的老城,可是当了三十多年名正言顺的"南平"。
走在延平街头能明显感受到人气下滑,晨练的老街坊边打太极边念叨:"我家崽子在福州买了学区房,上周把孙子接走了。"年轻人开始往外跑,有的举家搬迁到福州、厦门,甚至远赴上海、重庆安家。留下来的商户掰着指头算账:"以前中午店里能翻三次台,现在外卖单子占七成。"
关于延平未来的讨论在茶馆里炸开了锅。有退休建议划归宁德借港口东风,出租车司机却说并入福州更实际;茶叶店老板翻出泛黄的《延平府志》,主张恢复府治建制;在新区买了房的公务员则淡定表示:"现在去建阳开会,高速半小时直达,比从前堵在老城区强多了。"
最耐人寻味的是两代人之间的认知差异——00后手机地图上搜"南平"默认定位在建阳,70后快递填地址时总要在"延平"后面打括号备注"原南平市所在地"。这种时空错位感,就像你明明站在三坊七巷,导航却告诉你这里是鼓楼区。
城市发展总伴随着阵痛,搬这事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,恐怕还得看后续发展。倒是延平江边的百年榕树依然枝繁叶茂,它见证过宋代茶马互市的盛景,经历过抗战时期的烽火,如今又在树荫下听着新故事——有人计划把闲置的老办公楼改成文创园,有民宿主理人在修缮明代马头墙,还有网红正在江心岛拍"假装在重庆"的短视频。举报